张友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助力十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对提案的办理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9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19〕313号)《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鄂发〔2018〕28号)《湖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相关备案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的通知》(鄂科技规〔2019〕1号)等文件精神,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布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以应用开发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为重点,着力打通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通道,着力破除制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加快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产学研金政相结合、公共性与盈利性兼顾的新型研发机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市“经济倍增 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一、所做主要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新型研发机构区域布局。《十堰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创新平台建设行动”列为“科技创新四大专项行动”之一。以争创国家高新区为引领,创新高新区、开发区、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创新资源科学高效配置,强化产业技术供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全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力争到“十四五”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省级及以上创新研发平台突破500家,其中国家级10家;建设3个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省级产业创新联合体,5个市级科技创新中心,10个离岸双创基地。
(二)加强政策激励,不断激发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力。出台《中共十堰市委 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十发〔2021〕12号),对纳入省级备案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兑现政策;对新认定的省级产业创新联合体、专业型研究所(公司)、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分别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一次性奖励300万元、100万元;对创新能力强、绩效评价优秀和良好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30万元。2019年以来,全市共备案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28家,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57家。十堰经开区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合共建湖北省先进纤维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在加快推进。市财政局根据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指南》等指导性文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十堰市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逐年加大财政性科技经费投入,助力十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整合农业、工业、数字产业等资金,形成与大类产业规模相匹配的研究创新体系。2021年在十堰挂牌的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市财政已于2022年兑现落实了500万元的专项研发经费,并将在后两年继续落实研发经费投入,保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日常运转、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
(三)加强绩效管理,不断提高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能力。为了科学衡量和评价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效率,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依据《湖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相关备案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的通知》,省科技厅组织对2020年备案的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年度发展情况进行绩效考核,重点考核新型研发机构科研实施条件建设、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人才聚集和企业孵化等指标。根据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结果,择优给予经费后补助;对连续两年绩效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取消备案资格。通过绩效考核,促进新型研发机构优胜劣汰、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也将依据《十堰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管理实施方案》,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进一步规范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集科研资源,吸纳科创人才,催生新技术新成果,围绕我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和“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高标准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以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发展、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为重点任务,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一)培优建强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湖北省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产研院建设理念、目标定位、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完善绩效考评、激励机制等,把中程产研院建设成为湖北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推广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为全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依托“双百行动”一期成果,将已组建的7个技术研究所、31个企业研究室在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布局。抢抓“双百行动”二期机遇,逐步扩充组建更多企业研究室、成立新的研究所,将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成主导产业产学研合作示范窗口。积极对接专用车协会、热处理协会、液压动力等行业协会,重点支持恒进感应、和德工业科技、帕菲特工程机械、佳恒科技等龙头企业在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工作室,与入驻团队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依托合作院校资源和7个入驻团队智力支撑,积极开展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双进”活动,引导省、市科技服务机构、成果转化平台在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服务中心,从技术需求、产品测试、专利申报、科技金融支持等方面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服务。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各县市区的产业特色,布局建设一批面向特色产品、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支持十堰经开区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合共建湖北省先进纤维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二)培育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院士等优秀科学家及其团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创新链,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创新,重点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推动理论成果向技术研发与应用,向产品化、商品化、市场化延伸。重点支持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钟志华院士团队、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杨叔子院士团队、十堰亚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顾国彪院士团队、湖北佳恒科技有限公司与周祖德院士团队(周祖德外籍院士)、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陈焕春院士团队等合作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
(三)大力发展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支持企业与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开展重大技术研发、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鼓励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力争2023 年底,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达到 50 家,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达到100家。
十堰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7月15日
主管领导姓名:程孝荣 联系电话:8668937
经 办 人姓名:曹书锐 联系电话:8653777
邮 政 编 码:442000